作业帮 > 教育 > 教育资讯

赤壁赋教案怎么写[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09:12 教育
赤壁赋教案怎么写[1]
赤壁赋教案怎么写[1]教育
赤壁赋教案怎么写
  一、 导入
  师:你了解多少关于苏轼的事。(2分钟)
  1、北宋文学家,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2、诗词文赋书画样样精通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成就显著,与黄庭坚齐名,人称“苏黄”
  在词的创作上表现更加突出,与辛弃疾一同开创了豪放词风,人称“苏辛”
  在散文创作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在书画方面与 黄庭坚、米芾和蔡襄齐名, 在当时被称为四大书画家
  3、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真可谓是旷世奇才! 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这位旷世奇才的千古名作《赤壁赋》。
  二、请两位学生分别读第一、第二段,教师泛读第三段,全体学生齐读第四、五段。(5分钟)
  三、 师:文中提到的赤壁是在宋朝的黄州,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这个地方,本文是苏轼在被贬期间所作。黄州景色优美,有诗云:“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1082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苏轼同朋友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写下了这篇《赤壁赋》。那天夜游赤壁时,苏轼的心情如何呢?现在,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寻找文中反映作者夜游赤壁时,情感变化的词语,触摸作者的情感流程。
  明确:乐甚——愀然——喜笑, 喜——悲——喜(3分钟)
  四、 寻风月、解风月、读风月
  师:作者因何而喜,缘何而悲呢,又为何由悲转喜呢,一切都源于风月。
  有名家如此点评《赤壁赋》:此赋通篇只说风月——金圣叹,《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林云铭
  的确,《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全文紧扣山水风月展开描写议论,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顺着“喜——悲——喜”的情感轨迹,走进《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1、浏览默读全文,找出文中写风月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15分钟)
  文字赏析后,可全班朗读。
  明确:
  第(1)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江面多么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
  补充: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2)段: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
  第(3)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第(4)段: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第(5)段: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 文中所写的有关风月的句子有什么不同?(15分钟)
  举例比较不同: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分析:
  问:第一句中的月有什么特点,说明作者的心情如何?明确:由景生情。
  问:第二句中的月表明客人怎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明确:由情入理。
  问: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阴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在这句话中,作者对月又做了怎样的思考?得出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