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两汉经济的发展最好200字左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3/29 20:26:25
简述两汉经济的发展最好200字左右,

简述两汉经济的发展最好200字左右,
简述两汉经济的发展
最好200字左右,

简述两汉经济的发展最好200字左右,
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①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比较早,但直到三国时期,都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从魏晋开始,北方处于战乱状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移民的涌入,统治者的重视,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大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隋朝统一后,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北方仍是全国经济的重心,但北方的某些方面也依赖于南方的补充,大运河的开凿就是这一形势的体现.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北宋灭亡之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最终形成.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正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印证.
②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③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的标准:人口数、农产品的产量超过北方;南方持久、稳定地占据优势;新的经济重心取代旧的经济重心,成为新的财税支柱来源.

资料提供-----------------------------给你
复习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各出现了什么局面?(启发学生回答)
A、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出现了“文景之治”。
B、东汉初年,光武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
2、过渡讲由于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使得当时经济...

全部展开

资料提供-----------------------------给你
复习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各出现了什么局面?(启发学生回答)
A、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出现了“文景之治”。
B、东汉初年,光武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
2、过渡讲由于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使得当时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请看66页“导入框”的内容。
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所以首先让我们看看当时的农业有什么进步?
新授:一、农业的进步
1、水利:在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中,水极其重要。但有时水不能带来利益,反而成为祸害。比如养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她在历史上经常决口,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汉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治水,多次对黄河进行治理。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起到了什么效果?(学生回答)
A、汉武帝治理黄河。由于黄河水患影响了财政收入,汉武帝改变态度,亲临黄河督工,命令随行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此后,黄河80多年无大灾。(提问)汉武帝亲自治理黄河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汉武帝重视农业。
B、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筑堤、疏河,使得被淹土地又变成良田,并维持黄河800多年不改道。汉朝农民为兴修水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渡:汉代的农民为兴修水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还不断地改进耕作的工具和技术。
2、农耕技术的改进:(1)耕犁:二牛抬杠耕作方法
教师接着指导学生根据67页“汉代牛耕图”和“耧车”图,回答:
A、牛耕在什么时候出现?(春秋后期,那时要用三个人驾驭两头牛拉犁耕地。)
B、西汉的牛耕有了什么进步?(已装上“犁壁”,便于翻土碎土;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提高了效率。这种方法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2)耧车:播种工具
耧车起了什么作用?(这是当时的先进农具,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由种子箱和三脚耧管组成,它把开沟、下种、覆盖全部完成,同时能播种三行。
水利、农具、技术的发展,给农作物的种植带来了变化,那么当时农作物品种怎样分布?(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广泛种桑麻。)
过渡:随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兴盛。
二、手工业的发展
提问:组织学生结合“马王堆素纱衣”、 “文献资料·后汉书摘录”以及“冶铁水排模型”,讨论回答问题:西汉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地表现在哪些行业?有哪些成就领先于世界?
A、 丝织业,使用提花机(能在织物上织出花纹的提花设备)产品精美,为外国人叹服。由于中国的丝织技术如此高超,因此赢得了“丝国”的美誉。
B、 钢铁冶炼业,杜诗发明“水排”,比欧洲早1000多年,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炒钢技术是在西汉中期发明的,欧洲到18世纪中期才会使用它。好处在于用力少见效大
总结: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犁壁、耧车、水排、炒钢法等。)
过渡讲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兴盛,而商业的繁荣集中反映在当时的首都长安。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1、“动脑筋”:你怎样看待两汉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
A、有些是对的。如,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民宅内必须种树等,都有利于保护环境。
B、有些是错的。如,限制市场贸易的时间,就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2、指导学生观看“长安平面图”和“活动与探究1·看图分析”,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A、长安的宫殿是哪两座?(未央宫、长乐宫)
B、它们的面积大约占了全城的几分之几?(三分之一)
C、长安的街道有什么特点?(笔直宽阔,两旁绿树成荫,还有比较完备的排水沟和下水道)
D、长安的商业区叫什么?(东市、西市)
E、它们为什么在城的西北角?又为什么用墙围了起来?(汉朝统治者采取抑商政策,所以不把商业区设在市中心。用墙围起来,是为了严格管理。)
3、学生讨论回答:汉武帝怎样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A、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B、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