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4 12:46:25
玄奘法师简介

玄奘法师简介
玄奘法师简介

玄奘法师简介
[编辑本段]玄奘简介
玄奘(600~664),名陈袆,洛州 缑氏(今河南偃师 滑国故城)人.梵文名:摩诃耶那提婆Mahāyānadeva,唐言:大乘天,
Mahā摩诃(意思为大)yāna耶那(乘)deva提婆(天)
根据佛学词典及史料很清楚应该是摩诃耶那提婆,没有奴字,百家讲坛的钱文忠教授看错了慈恩传里的记载,做出了错误的解读,在此必须说明,摩诃耶那提婆奴是玄奘法师的侍从.

不要过于相信权威,权威也会犯错.摩诃耶那提婆才是正确的
世称三藏法师.有名的翻译家,旅行家等
三藏是佛教典籍的三种形态,经藏是佛说的佛经,律藏是戒律,论藏是后来的弟子们来著书立说,解释佛经及戒律等是了不起的著作,只要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的人就可以被称之为三藏法师,除玄奘大师外中国的三藏法师有很多,例如比较熟的就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三藏法师是对精通此三藏者的尊称,而当今佛教界为了尊重古德先贤,故即使今天也有法师通达三藏也不用这个名号,21世纪的现在没有三藏法师之名以尊重古德,但不乏有三藏法师之实者之高僧大德存在,大多云集在台湾,及中国大陆,新加坡,日本等地.
唐代高僧.洛州缑氏县(河南偃师)人,俗姓陈,名褘.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於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为我国杰出之译经家,法相宗之创始人.师之生年,一说为隋代开皇二十年(600).其兄先出家於洛阳净土寺,法号长捷.师自幼从兄诵习经典,亦娴儒道百家典籍.大业八年(612),洛阳度僧时,大卿理郑善果,见师年纪虽小,然对答出众,贤其器宇,破格以沙弥身分录入僧籍.师乃与兄共居净土寺,就慧景听涅盘经,从严法师受大乘论.至隋唐之际,天下大乱,师偕兄遍历陇、蜀、荆、赵诸地,参谒宿老,足迹及於半个中国.尝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昙,从震法师听发智论.於唐武德五年(622)受具足戒,又学律部.后复从道深受成实论,就道岳学俱舍论,听法常、僧辩讲摄大乘论.因慨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
於贞观三年(629,一作贞观元年)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经秦凉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即越过今之新疆省北路,经西土耳其斯坦、阿富汗而进入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迤逦南行,至摩揭陀国.时为贞观五年,师三十岁,遂留学那烂陀寺,入戒贤论师门下,习瑜伽师地论等,又学显扬、婆沙、俱舍、顺正理、对法、因明、声明、集量、中、百等论,钻研诸部,凡经五年.其后,徧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寻求梵本.游学十二年,还那烂陀寺,依戒贤之命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时有师子光讲中、百二论,驳师之说,师乃会和中观、瑜伽二宗作「会宗论」三千颂破斥之;后又制「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论」,因而名震五天竺.戒日王等闻名,竞相礼谒.
时,师四十一岁,意欲东返.戒日王於曲女城为师作大法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馀人亦到,此即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辩论大会.师受请为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之於会场门外,经十八日,竟无人发论难之.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国王并於会后归依为弟子.会毕,师决意辞归,戒日王坚留不成,遂再邀集十八国王於首都罗那迦城,开七十五日之无遮(布施)大会,为师隆重饯行.贞观十七年,师正式辞王东归.经由今之新疆省南路、于阗、楼兰而回国,往返共历十七年,行程五万里.於贞观十九年正月还抵长安,帝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
玄奘大师所带回的经像舍利等,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
师归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於大内,赐号「三藏法师」.太宗且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新经;师先后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凡十九年,共出经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译出之主要经典有:大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毘婆沙论二百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师於印度所学遂尽传至中国.
师提倡忠於原典、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而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称玄奘以后所译之经为新译.师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内载西域、印度、锡兰等一三八国之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亲践者一一○国,传闻者二十八国.该书在佛教史学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上,乃至於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极高之价值,至堪珍视,故亦甚为欧美日本学者重视.
玄奘大师顶骨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世寿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师示寂后,高宗哀恸逾恒,为之罢朝三日.追諡「大遍觉」之号.敕建塔於樊川北原.其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时,塔圯;迨至乱平,堙没无人能识.近30多年来玄奘大师真身顶骨(一部份)一直珍藏于南京灵谷寺.南京灵谷寺的净然法师说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真正的玄奘法师顶骨是不能轻易示人的,一般秘藏于密室里,除非有重大佛教活动和重要佛教友人来访,才会请出真正的玄奘法师顶骨,而一直在寺里的玄奘法师纪念堂展出的乃是等同于真顶骨的影骨.另外对日抗战(1937~1945)时,日本人入南京,修路掘地得到大师部份顶骨,移奉日本.后一部分顶骨归还台湾,现奉安於台湾省南投县日月潭玄奘寺.〔参考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慧立)、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西域记序、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大唐内典录卷五、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续高僧传卷四、佛祖统纪卷三十九、开元释教录卷八、法苑珠林卷二十九、古今译经图纪卷四〕
另外,他的故事【生命的林子】以课文出现在小学第11册的教材上.
[编辑本段]西行求法
幼年出家玄奘家贫,父母早丧.10岁随哥哥进入佛门,13岁剃度出家,21岁受具足戒.前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十余万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并结为兄弟.后经龟兹(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编辑本段]回国译经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
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
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宫(现在陕西铜川焦坪煤矿),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编辑本段]卓越贡献
创立学说
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胃“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翻译佛经,传播学说
另外,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他于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于戒律科,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
大唐西域记
玄奘口述,辩机记录的游记《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玄奘门徒
玄奘之学,博大精深.一时硕彦,俱集门下.神昉、嘉尚、普光、窥基,号称奘门四哲,皆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宝、神泰,则称俱舍三大家;窥基、神泰、顺憬又为因明巨匠.
窥基
窥基俗姓尉迟,十七岁得玄奘指导出家,常侍左右,二十五岁参加译场,勤于著述,有“百部疏主”之称.他对玄奘所传的唯识学说尤有领会,糅印度解释唯识十家之说而辑译为《成唯识》一论,即是出于他的建议,他所撰《成唯识论述记》,为后世治此学者所奉的圭臬.他释《瑜伽》有《略纂》,解《杂集》有《述记》,弘五姓说有《法华玄赞》,详三支立破有《因明大疏》,其他重要经论都有《疏》、《记》,发扬师说,建立了“慈恩”一宗.

普光
普光,于《俱舍》造诣最深,撰《俱舍论记》三十卷,为学者所宗.
神昉和嘉尚
神昉和嘉尚,事迹不详.神昉撰有《十论经抄》三卷,《成唯识论文义记》十卷,《种姓差别集》三卷等.嘉尚参加译事,玄奘临寂之前,特命他具录译经部卷及造像等,玄奘殁后,曾撰《杂集论疏》.
圆测
圆测 系新罗人,为奘门新罗学人的领袖.他曾在译场充证义,著有《仁王》、《深密》、《成唯识》等《疏》,多用真谛等所传的旧说.
法宝
法宝撰《俱舍论疏》十五卷,与普光《记》并称,见解时有出入.他又著《一乘佛性究竟论》,不同意五姓各别之说.故在奘师门下,被视为别系.
此外还有:新罗元晓,为华严大家;西域利涉,为护法名僧;南山道宣,为之证义,乃律学宗师;玄应,义学名家;东塔怀素,后为新疏之主.
[编辑本段]身后之事
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1942年11月被发现,后被南京玄奘寺、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寺、日本琦玉县慈恩寺、奈良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等9处寺院分藏供奉.
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及《续高僧传·玄奘传》.由于他的取经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吴承恩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编辑本段]玄奘故事
一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法,虔心求学,而且胆识过人,是位大智大勇的高僧.
一、 大智大勇降逆徒
玄奘离开长安,到了瓜州,先是被李昌捉住,后因李昌是信佛之人,所以把玄奘放了,玄奘被放之后,去一座庙里求佛,偶然遇到一名胡人,名叫石磐陀,希望请高僧为他受戒,让他成为居士,于是就请玄奘帮他受戒.当他得知玄奘要远赴印度求法,心中十分敬仰,发誓要帮助玄奘,随师父前往印度.
但经过几天的日夜兼程,石磐陀怕玄奘在五峰被擒而把他供出来(在当时协助偷渡过境是死罪),怕惹来杀身之祸,竟产生了杀师叛逃的恶念.一天夜晚玄奘刚躺下睡觉,发觉有人正向他走来,定睛一看,正是石磐陀,石磐陀抽出刀,向他逼近,走过来,又返回,又走过来,又返回,玄奘知道他已经动了杀机.此刻,不论是厉声斥责,还是乞求饶命,都会激起石磐陀的杀心.于是玄奘静静地坐着,闭目不视.见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终于还刀入鞘. 到了第二天早晨,石磐陀终于承认了.于是玄奘送石磐陀了一匹骏马,自己带着老胡人送的瘦老赤马走向五峰.
二、 大度义服外道
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险旅程,到达印度后,拜在著名的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此招来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 一天,一名顺世外道自以为学问高深,无人可及,于是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五十条疑难经义,自称如果任何人能够破解得其中一条,就立即将自己的头颅砍下.寺中众僧闭门不出,任凭他大叫大骂.到了第四天早上,玄奘走到寺院门前, 扯下经义,不屑一看,遂讲解经义.外道面如死灰,为了履行誓言,只得拔剑准备自刎.玄奘大度,制止住他,遂让他做自己的仆人.不久,玄奘由于要准备与小乘宗师般若鞠多的辩论,研究小城经典,百思不得其解,听说那外道会讲解,于是便请他为自己讲解.外道惊异地说:“我是仆人,怎敢给主人讲经?”玄奘回答:“那部典籍我没有学过,既然你精通,我就应该向你求教.” 待到那外道讲解完毕后,玄奘感激他,将他放走.经此一事,全寺众僧无不敬佩玄奘的渊博和大度.
三,龟兹辨经
玄奘在西行的路上,路过龟兹,被当地盛情招待,事后玄奘去拜见当地地位最高的法师--木叉麴多.由于木叉麴多有点看不起玄奘,所以处处轻蔑,还说玄奘的西行取经是多此一举,于是在木叉麴多的庙里--神奇庙(当地语言的汉语意思)举行了一次辨经,由于木叉麴多处处狂妄自大,最后惨败给玄奘.经过这件事后,木叉麴多再见到玄奘不敢在坐着,都是站着和玄奘说话,以表示尊重.
[编辑本段]取经背景
玄奘取经是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伟大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取经的事情呢?玄奘取经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结果、贡献又是什么?
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就兴盛起来.兴盛的一个表现是翻译佛经.南北朝时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已经遇到了很大困难,只能根据当时对梵文的理解,运用梵文的知识来翻译经典,而梵文本身是雅语,所以翻译的难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么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么样的.
于是南北朝就已经有人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行动.因为语言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所翻译的佛经到隋唐时期就难以阅读了,更别说梵文的佛经了.这就使隋唐时期一些从事佛经翻译的人很困惑.其实这个问题到现在也还是如此,一部《金刚经》不过260多个字,但是大家能讲得很清楚吗?都讲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也就是中国对佛经的翻译、理解的历史.因为不懂,就产生了歧义,有了歧义,就产生了争论,有了争论就产生了派别,所以到隋唐时期佛教里产生了很多派别.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为对经典理解上的歧义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歧义这么多,怎么办?一些有大志的僧侣就产生了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况,看看佛经还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没有的经书又是怎么讲的.唐初的玄奘就是这么一个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经完全是因为想探索佛教、佛教经典里的本原的情况.取经的原因就是为了把佛经里讲的问题搞清楚,看更多的经书.
刚才说了,去西天求法的人从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到西域求法的是三国时代的一位高僧.三国以后,两晋南北朝,也就是从3世纪到8世纪这段时间里,有很多人到西方去求经.这里边最著名的是东晋中叶的一个僧人叫法显,他的佛学修养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础也很好.法显西行求法,经过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后到中天竺.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法显在印度三年,看了很多的经书,之后带了很多经书回国.去的时候走的陆路,回国走的是水路.从印度到了狮子国,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然后坐船,在海上遇到了风浪,经过辗转漂流,到了苏门答腊,再坐船漂到了现在的中国广州,之后又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才靠岸,上岸一看,已经到了现在的山东青岛了.他一算时间,从斯里兰卡开始,在海上走了三年.不管他带回来的东西多少,他的这种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从此,到西天取经成为了对佛教无限忠诚的一个具有象征性的行为.
据学者统计,从公元3世纪到4世纪,一共有7个和尚从陆路去取经,到了5世纪,有61个人到西天取经,6世纪有14个人,7世纪有56个人,8世纪有32个人.从3世纪到8世纪不断的有高僧离开中土,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经.史书上记载的这170个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数人都牺牲了.佛教徒的这种精神是非常坚定的,显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侣的追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唐代初年,出现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玄奘取经是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他并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经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别大,影响特别大,具有的文化意义特别深远.玄奘取经,一是为了解决佛经中的疑惑,再一个是当时东土的经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经文.所以,玄奘取经也是对公元3世纪以来不断往西天求法这个传统的继承.他决定去西天取经,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这也是真理的追求.宗教不管是否能称得上真理,但是对于教徒信徒来说,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真理.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从3世纪西天取经的事情中就能看出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
唐代时佛经更加难读,玄奘的一个徒弟慧立在一本书里说,众人对于佛经是“先贤之所不觉,今者之所共疑”,也就是说,南北朝时的先贤没有解决的问题,到现在更成了今天学者共有的广泛的疑难,佛教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玄奘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去西天取经的历程,所以意义非常重大.
他深入学习各宗的经论,学得越深,了解越广,怀疑和困惑就越多.到长安后,他就决心到天竺求法.恰好此时长安有个从天竺来的僧人,向他介绍了印度佛教的情况,特别提到了那烂陀寺,这是个了不起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是个寺庙,但实际上是佛学最高学府.经过这个印度僧侣的介绍,玄奘更下定决心要去印度,要去那烂陀寺.玄奘求经显示了他的意志,他完全是有目的有追求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14742.htm

就是唐僧

http://baike.baidu.com/view/147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