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些成语典故的出处?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投笔从戎 揭竿而起 投鞭断流 霸王别姬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6:29:16
谁知道这些成语典故的出处?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投笔从戎 揭竿而起 投鞭断流 霸王别姬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谁知道这些成语典故的出处?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投笔从戎 揭竿而起 投鞭断流 霸王别姬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谁知道这些成语典故的出处?
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投笔从戎 揭竿而起 投鞭断流 霸王别姬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谁知道这些成语典故的出处?卧薪尝胆 破釜沉舟 投笔从戎 揭竿而起 投鞭断流 霸王别姬 邯郸学步 东施效颦
词 目 卧薪尝胆
发 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释 义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 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 例 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刻苦训练.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同甘共苦共同命运,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词 目 破釜沉舟
发 音 pò fǔ chén zhōu
释 义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 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示 例 只要我们有~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词 目 投笔从戎
发 音 tóu bǐ cóng róng
释 义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出 处 《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示 例 他象同世交子弟闲话一样,问了问贺人龙的家庭情形,“~”的经过.(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
词 目 揭竿而起
发 音 jiē gān ér qǐ
释 义 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出 处 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示 例 一时各路人马,~,不分昼夜,兼水路纷纷入鄂.(白先勇《梁父吟》)
词 目 投鞭断流
发 音 tóu biān duàn liú
释 义 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 处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示 例 人民解放军以~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词 目 霸王别姬
发 音 bà wáng bié jī
释 义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出 处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词 目 邯郸学步
发 音 hán dān xué bù
释 义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 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示 例 写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样会像~一样,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词 目 东施效颦
发 音 dōng shī xiào pín
释 义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出 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示 例 若真也葬花,可谓“~”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
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见西施手捂胸口,紧皱眉头,显得异常美丽.她想难怪人们说她漂亮,原来是做出这种样子.如果我也做这个姿势,肯定就变漂亮了.于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态.结果人们见了原来就丑的她,现在变成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象见了鬼一样,赶紧把门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