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4 20:28:43
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1998年全国平均万元GDP用水683m3以上.其中,北京161m3,天津201m3,上海300m3.但是,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大多在1000m3以上.宁夏、新疆为4000m3左右.北京1m3灌溉用水可以生产2kg粮食,而宁夏才生产不到1kg.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日趋转变,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淮河流域四省自80.年代初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水的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小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淮河的承载能力,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认证和科学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型工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严重的结构型污染.
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湿度、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频发.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也明显变暖,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比50年代上升2.1℃.气温上升,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发生旱灾的机会增多.1997年我国北方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降水量异常偏少,温度偏高,海河水资源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40%;黄河水资源量为多年平均量的61%.由于河道径流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环境恶化.1998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长江中下游、嫩江、松花江流域降水量偏多,导致特大洪水灾害的发生.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极不协调.北方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河,以及内陆河5个流域,总人口占全国的47%左右,耕地面积占65%以上,GDP占全国的45%以上,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地区的1/3.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