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戊戌变法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1:51:26
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戊戌变法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戊戌变法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戊戌变法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指出戊戌变法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1)论教育作用、教育目的
  梁启超与康有为一样,从救亡图存的角度出发,对教育作用高度重视.他 认为国家的强弱是以教育为转移的,变法维新靠教育来实现.他认为中国落后 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人才”,是“教之未善”,是“民智未开”.他说:“今 日中国之大患,苦于人才之不足,而人才不足由学校不兴也.”因此,他把兴 学校,办教育作为关系到国家强弱,民族盛衰的头等大事来看,他说:欲求新政,必兴学校,可谓知本矣.”梁启超把维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教育身上,若 从发展资本主义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若从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的 关系看,却未免本末倒置.
  关于教育目的,梁启超在《学校总论》里做了明确地阐发.他主张教育必 须培养新国民,即教育必须以培养“新民”为目的.他所说的新民与旧时代的 人迥然不同,这种新民的精神是进取的,思想是自由的,行动是自立的,团体 生活是有组织的,是重公德的,是爱国家的,是有毅力尽义务的,是勇敢尚武 的.国民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使该团体以自立竞存于列 国之间,不徒为一人之才与智也”.所以说梁启超所强调的新民,是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精神、品格、能力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所应有的知识技能的人. 这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论改革科举,兴办教育
  梁启超认为兴学校是开民智,提高国民素质的最有效手段,但现行的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兴学校”的一大障碍.他说,八股取士造成官不能治国, 农不会种田,工不知生产,兵不能御敌,妇女不能理家的局面.外强交逼,割 地赔款,“皆由科第不变致之也.”因此他强调:“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 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他向光绪皇帝建议:“将下科乡会 试,及此后岁科制,停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以育人才以御外侮.”在 《论科举》中,梁启超提出了改革科举制的具体方案.主张以新的学校体系取 代科举制度.
  梁启超把变科举、兴学校作为开民智,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提倡在全国 范围内建立完整的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并力图使各级教育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 发展规律,使整个教育系统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3)论儿童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
  梁启超在《论幼学》里明确提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主张,他提倡 为孩子创办新式学校,在这新式学校里,教育内容要丰富多采,教育方法要适 合儿童年龄特征,他建议编辑一套蒙学书籍,同时,他亲自为儿童拟订了一个 教学程序表.
  梁启超从“男女平权”的立场出发,积极提倡兴办女学.1896年他在《时务 报》上发表《论女学》一文,阐发了发展女子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中国女子教育的落后是导致中国贫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以美国、日本为例,说明女子不仅可以受教育,而且可以与男子一样接受同等的教育,他说“女学愈盛,国家愈强”,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世界公理.因此,他极力主张废缠足,提倡 妇女解放.1898年,梁启超在上海积极参与了中国第一所女学--经正女学的筹办.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提倡女学的教育家,他关于女子教育的主张, 反映了他男女平等,提倡妇女解放的进步思想,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设立师范教育的教育家.1896年,他在《论师范》一文中专门论述了师范教育的问题.他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教育发展中认识到了师范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师范教育是“群学之基”,师范教育 是整个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证.基于此,他力倡师范教育,在设计教育体制的时候,增加了师范教育.梁启超关于师范教育的思想主张是他整个维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戊戌变法对中国教育发展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戊戌变法将中国近代对于外国的学习由器物(物质)层面深化到了制度层面,拓宽了国人的眼界,在一定程度上是国民开始重视政治改革.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其次,戊戌变法使很多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流传入中国(还翻译了不少的书)
  而且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正规他说,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