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的情思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17:50:16
草堂的情思的读后感

草堂的情思的读后感
草堂的情思的读后感

草堂的情思的读后感
第一次看《阅微草堂笔记》,只是草草略过,把它作为小说故事书看待,虽知道它的题材以因果报应为主,却也没有多大感触,只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若未报,时辰未到而已.这次重看,因为看得比较仔细,慢慢咀嚼,竟然让我尝到了个中滋味,才知因缘果报的道理之细微和复杂;才了解因果的深浅程度,对学佛修行的进展影响极大.这才明白祖师大德的话真真不错,学佛的基础是建筑在因果轮回的真理上.
不过,我自己的体会还是很浅,只能说个大概.从《阅微草堂笔记》中,明白了几个道理:首先,因缘果报极是细微,一饮一啄,一针一线,上公车能坐到哪一个位子,去超级市场能买到便宜的货色,考试拿到满分,这些结果的呈现,隐隐中,都有其前因而决定之.因缘果报与六道轮回,就像连锁反应一样,只要第一个单位起了作用,其他的关联是自然而然跟着起反应.如果能以原子、电子的现象看三世,那么,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大的连锁反应圈.只要是一粒原子、电子动了,其他的必然相继起反应.无数的原子、电子起了反应,再引发无数的连锁反应,用我们的空间时间的观念去解释,便是十方三世的形成、存在,改变和消灭,也就是所谓的成住坏空了.我们过去现在未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喜怒哀乐,饮食男女,就是这种连锁不断的现象,我们肉体的成长和外在环境的变迁,也都是这种极细微极细微的连续现象.
——————————————————————————————————————————
最可悲的就是这种轮转不息的性质,因为不管现象是如何的幻变不定,性质永远相同,都是不由自主,任由这种力量(业力)摆布当中的差异,只是我们行善作恶所引发的不同现象而已. 打个勉强的比喻:养在鱼缸里的鱼,可能只为了吃和交配的生存问题而烦恼,但是做为人类的我们,却会为它们只有窄小的生活空间和失去自主能力而感到叹惜.我们生活在业因果报的相续相当中,只会为金钱和爱情等等而烦恼,佛菩萨却为我们不能自主随业流转而叹息.我们这种身在苦中不知苦的无知和痛苦,才是修行的第一障碍.这种不自知的情形,说穿了,也就是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自认为是真实不虚的,偏偏沧海桑田;明明历历在目,却是海市蜃楼.在不知道真相以前,我们只能够随业流转.所以,轮回的可怕,不在生于那一道,而是那种无量劫无量劫的飘泊,在茫茫业海中茫然的流浪,作一个无可奈何的、可怜的过客.
此外,我另一个感受深刻的层次是行善作恶的准则.简单来说,真正了解到因缘果报道理的人,他的心必然是一个恶念都不起的.我们一般都知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但坏念头却不能止住,那是对因果报应的道理还没有完全明白和体会所致,即相信的程度未达一百分之一百之故.盖一个念头就是一个能推动连锁反应的力量,本身是下一个反应的因,又同时是把两个反应串连在一起的缘.所以,无量劫的因已经种下,果分分秒秒在偿,不能避免,只待时机成熟而已.唯一的方法是把造成这一切事理的条件和负责串连工作的缘拿掉,使心里一丝不挂,万念俱灰!再看看因缘的复杂情况,果报的形成往往又是出乎人意料之外,不可思议,回头看才知道,太迟了.(这一点《阅微草堂笔记》可以说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了).若能从此点出发,则不管恶念、善念皆可止之,不须强克.所以,只要深信因果,那怕是学愚夫愚妇,因害怕而不敢起妄念,亦有无量功德.若能真正明白因果的真相,即能契合弥陀大愿,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另一个令我动容的地方是对孝道的肯定与提倡.那种无我和至诚,决非笔墨所能形容!那种能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不就是专注与至善发挥到了极处的表现吗!孝里面没有分别计较,没有对错,现在听起来像天方夜谈,没想到,距离纪晓岚只有二、三百年的时间,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再想想以后,不知道孝道会不会变成只是教科书里的一段内容.为什么二、三百年前的人能够做到,现代的却不能?难怪净空师父说他历年来只看过十几个孝顺儿女,信焉!
再者,从《阅微草堂笔记》中,体会到心忏和行动配合的重要.心忏不难明白,但不容易做到,因为要以知错做为大前题.能知错又需智慧与勇气,用智慧去判断,勇气去承担.一般学佛人根据经典的指引,应该是可以判断日常事理的对错,却没有勇气去承担,不是因为面子问题,不愿面对;便是斗争坚固,不愿服输.这是普遍的情况,批评别人时都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其执着处,面对自己的时候,却是诸般道理,辩才无碍.所以,心忏是既容易又艰难.佛法是心法,因为一切唯心造,一切因缘以心地作实.又,到最近才了解到行动的重要性,我把它看作测试仪.基于我们常常自欺欺人,看经听经,对佛法依然是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把仅知的一鳞半爪认作不变的真理,以为自己对佛法和自身都了解,结果造成偏执.有些毛病,觉得改了,太认真固执的态度,以为看破了,放下了,岂知道只是一种假相.采取行动就是测试这种情形有效的指针,是真的看破、放下了?还是假的看破、放下了?是真的改过了?还是假的改过了?一试便知晓.放下了的心地是光明正大的,是平静舒坦的;看破了的人是逍遥自在的.再打一个勉强的譬喻:我们如果是决定吃长素,首要明了吃素的原因,如果心有贪着,吃素与吃肉等同.然而,道理是明白了,但明白和深信的程度到底有多深入,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要自己试一试,看看念头的波动起伏就知道功夫到哪里.在起心动念处,为人处事间,以看破、放下的准则,来堪验自己的行为,才是真实修行.所以,要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得包括观念和行动,缺一不可.要能净定安乐,就要从改变观念配合行动入手;要清净平等觉,更不可离开深信因果,因为对因果了解到极处,便是空有不二,真假同时.
——————————————————————————————————————————

杜甫,草堂指的是杜甫的《茅屋被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杜甫落难时的住所,现称杜甫草堂),诗圣是杜甫的尊称。 快快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