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兵马俑的故事~请告诉我关于兵马俑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6:50:13
关于兵马俑的故事~请告诉我关于兵马俑的故事!

关于兵马俑的故事~请告诉我关于兵马俑的故事!
关于兵马俑的故事~
请告诉我关于兵马俑的故事!

关于兵马俑的故事~请告诉我关于兵马俑的故事!
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宝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张善,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这个神奇的传说有没有历史依据?近年来有的学者著文指出:“这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说明秦陵内的文物曾经流失于外,并且远达云南以南.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到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武伯纶、张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么,这个传说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
  在中国这个历史上不甚看重科技的国度内,假若在2200多年前就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在中国科技史乃世界科技史上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然而,金属飞雁的可信程度确实令国人捏把汗.假若仔细推敲,立即就会看出这个传说的破绽之处.试想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并不象放风筝和轻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后者由于质量轻,它借助于自然界的风力就可以在空中飞翔,然而对于一个金属物体来说,它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的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这个基本的难题也无法解决.2200年前的中国何以能解决金属物体的飞行动力问题呢?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当项羽打开地宫的墓道时,这个自动飞翔的金雁又沿着地宫的墓道顺利地飞出地面,然后又越过秦陵南侧数千米高的山峰飞往遥远的南方.如果这个奇闻不是闲聊文人编造出来的说,那么,金雁的控制与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也望尘莫及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说秦陵金属飞雁的传说没有丝毫的可能性,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中国人切勿轻信这个传说了.
  金雁传说的辨误问题到此应该结束了.然而进一步来说古代文人编造的这个传说故事在历史文献上有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呢?汉代有关的文献记载,在司马迁和班固的记述中有“黄金为凫雁”的文字,显然两位史学大师记载的是墓内有用黄金制作的“凫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演义和“创作”了飞雁传说的故事.
  陵墓为何选在骊山之阿?
  战国时期一些国君陵园的营造往往都少不了平面设计图.秦始皇陵园的营建按理也应该有平面规划图,而制图之前先要选择墓地.我们知道秦始皇执政于都城咸阳,为什么陵园却要选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阿?
  查阅有关典籍,最早解释这个问题的是北魏时期《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他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水经·渭水注》).此说在学界延袭千余年,并且被认为是最早的、最权威性的观点而深信莫疑.《水经注》的解释单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无道理,然而仔细回味起来秦始皇当年作为一个13岁的孩童能否知道蓝田的美金与美玉还是个问题.即使知道,当年选择陵墓位置恐怕也不会按照一个徒具空名的国王个人意志来决定.所以这个问题似乎应该从当时的礼制及陵墓的设计意图方面寻找答案.
  首先,陵墓位置的确立与秦国前几代国君墓的位置不无关系.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园葬在临漳县以西的芷阳一带,秦始皇陵园选在芷阳以东的骊山之阿是当时的礼制所决定的,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时的尊卑、上下排列.《礼记》、《尔雅》等书记载.“南向、北向、西方为上”.“西南隅谓这奥,尊长之处也”.东汉《论衡》一书记载得更明白了:“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饮食;宅,人所居处,三者于人,去凶宜等.”即在芷阳的宣太后也希望其陵墓能葬在她丈夫与儿子之间,即“西望吾夫,东望吾子”,似乎亦是按长者在西、晚辈居东的原则.秦始皇先祖已确知葬在芷阳的有昭襄王、庄襄王和宣太后.既然先祖墓均葬在临漳县以西,而作为晚辈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阳以东了.作壁上观若将陵墓定在芷阳以西,显然有悖于传统礼制.可见秦始皇陵园选在骊山脚下完全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
  其次,陵墓位置的选择也与当时“依山造陵”的观念相关.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各诸侯国国君相继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许多国君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甚至有的国君墓干脆建在山颠之上,以显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春秋时期的秦公墓也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有的“葬西山”,有的葬在陵山附近.战国时期的秦公墓依然承袭了“依山造陵”的典范,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它背靠骊山、面向渭水,而且这一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山势起伏,层峦叠幛.从渭河北岸远远眺去,这段山脉左右对称,似一巨大的屏风立于始皇陵后,站在陵顶南望,这段山脉又呈弧形,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
  总之,秦始皇陵园的位置既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也体现了“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
  秦始皇陵位于临撞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南倚骊 山,北临渭水.为什么选位在这里呢?有人认为,这与古人迷信风水宝地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地质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从骄山到华山工好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众所周知,自古就有“画龙点睛”之说,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还是今人附会之风过重,一时间还弄不清楚.
  秦始皇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根据初步考察,陵园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呈方形,周长3000米左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外城呈矩形,周长6200余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内、外城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桶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0000平方米以上,出土陶桶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佰、陶马约6000件;二号坑有陶桶、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三号坑有武士桶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
  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建筑遗物有门砧、柱础、瓦、脊、瓦当、石水道、陶水道等.
  秦始皇陵规模之大可见一斑,但秦始皇陵有没有设计蓝图呢?
  据史书所说“使水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来看,秦始皇陵的修建绝非任意,必定是按设计图有计划地营造,纵观历代帝王陵建造史不难想象其中的关联之处.具体设计蓝图如何,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是谁主持了秦始皇陵的修建呢?
  据推测,少府是主管建筑的,国家陵墓当由其管理.当然最高的管理上级还是本相,只是本相日理万机,由少府具体操作办理而已.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少府一官是秦统一后命名的,在统一之前有无这一官职无从考证,但无论有无,肯定有一种机构专管宫廷的土木建筑工程.至于这一机构名称如何,尚待进一步考证.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其“穿三泉”.《汉旧书》中对秦始皇陵的描述有“已深已极”、“深极不可人”之语.有人认为,秦陵地宫不浅也不深,书中提到的“三泉”无外乎人们经常提到的“九泉之下”之类.据《吕氏春秋》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浸”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墓室约一个足球场大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段清波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应用研究院环境所工程师周小虎给记者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今年元月初,秦始皇陵区气温降至零下12摄氏度,封土堆上的石榴树正常开花结果,而在封土堆南墙外的石榴树却冻害严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差别特别明显.“墙外的土壤未经扰动,而封土堆土壤的结构和含水量则已发生改变,又因为墙内地下存有地宫,才使得土壤相对温度较高,从而造成植物长势的差异.”周小虎解释说.
  宫墙坚固墓室未坍塌
  在这次勘探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段清波说,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超出我们预想的是,宫墙顶面甚至高出了当时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现封土下33米,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段清波说,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这种崭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称为‘秦陵式’.秦陵式宫墙对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能起多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还无法预知.”段清波说.
  地宫有道“防水大坝”
  除了宫墙,研究人员发现在秦陵周围地下存在规模巨大的阻排水渠.
  段清波说,长约千米的阻排水渠其实是堵墙,底部由厚达17米的防水性强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4米宽的黄土夯成,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阻排水渠设计相当巧妙.秦始皇陵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落差达85米,而阻排水渠正好挡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渗透,有效保护了墓室不遭水浸.”段清波说,《史记》中记载的“穿三泉”中,“三”其实是个概数,其实应该是指在施工中遇到了水淹,所以才修建了阻排水渠.
  段清波风趣地说:“秦人太聪明了,正在修建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也不过是按照这套办法来解决水浸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