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啥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21:58:26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啥意思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啥意思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啥意思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啥意思
根据现有文献最早解释孔子“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句话的是孔安国.“上智不可强使为恶,下愚不可使强贤”.以后宋版何晏《论语集解》、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注疏》、宋朱熹《四书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等解释都是在孔安国解释的基础上上下左右予以发挥,而现在的专家学者大多没有脱离这个范畴.还有一些新的解释多是无根之萍,不能使人信服.有人罗列一下对孔子“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句话主要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汉书·古今人表》的解释:“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知;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这个解释是指人的品质和行为而言的,是说“上知”是做好事而不会做坏事的人,“下愚”是做坏事而不会做好事的人,“不移”就是不会变化.
第二种解释是清人孙星衍《问字堂集说》的解释,认为孔子这话是指人的知识而言:“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上知”是生下来就有超人的智慧,“下愚”是无知又不肯学习的人.当然超人为上,无知而不学的人为下.
第三种解释见宋人朱熹《章句集注》,他认为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二章可以合为一章.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都差不多,由于 环境的熏染和所受教育不同,便有知识、才智、品质的差异.“下愚”之所以“不移”,主要是不肯学习,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怙恶不悛. 第四种是现代反孔派的新解,他们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出发,大骂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是吹捧贵族阶级是“上知”;诬蔑劳动人民是“下愚”,鼓吹天生是“上知”的贵族阶级统治,天生是“下愚”的劳动人民,而且永远不会改变.“.”孔子是愚民役民坑民的帮凶,是人民觉醒自由解放的死敌;这种荒谬的解释,曾经盛行一时. 第五种是统治者要倾听民意、顺从民意的意思了,符合儒家一以贯之的民本思想,成为现代民主思想的先声. 那么,这句话究竟应该怎么解释呢? 分析还是要从每一个单一的字词开始.而“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最关键的字就是“知”. “上知”的“知”现在解释为“智”.理由:“智”从“知"来.比如春秋时在晋景公时期,晋国大将荀首(荀息三子),因功被分封采邑于“智”(今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北部、临猗县南部、永济市蒲州老城东南一带),他以封邑“智”为氏.史书称荀首(知首),知庄子,生知罃.“智”姓先为“知”,“知”改为“智”则是在汉朝以后."智”是在“知”之后另造出的字,以表示聪明、智力强之意. 经考证以上的解释是错误的.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有详细的记载.“智”字有甲骨文、小篆、金文,甲骨文字型为左智右亏,而古文是左知右亏,表示聪慧.所以“智”是有文字始便存在了,而不是在“知”后创造的字. 既然“智”字不是在“知”以后的新创造的字,那么对于孔子来说应该用“智”时,就不会用“知”来代替.有人举例说《论语》中其他“知”也有“智”之意.比如:“知者利仁”.有人翻译为:智者利用仁.就孔子的“知者”而言恐怕就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知者三种人,那么这三种人就一定都是聪慧的智者吗,显然不是.如果把“知者利仁”,翻译为:有知识的人使用仁.是不是更准确呢? 《论语》中还有一些将“知”用“智”来解释的语句,一一推敲,都很有问题.这里不在解释.那么“上知”到底是怎样解释成“上智”的呢? 孔安国.“上智不可强使为恶,下愚不可使强贤”.以后宋版何晏《论语集解》、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注疏》、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等解释都是在孔安国解释的基础上上下左右予以发挥,但他们对“上智”的解释,是将“上智”之人解释成统治者或者是有权势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比如“上智”之人有尧、舜.“下愚”之人有桀、纣.齐桓公和管仲为中人. 宋朱熹《四书集注》只说“下愚”却没有对“上智”作出任何解释. 经过查证,发现将“上知”解释成“上等的智者”竟然是文革批孔子的产物.而我们文革后的学者们竟然不分青红皂白拿来沿用至今.我们对“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不能孤立地看一句话,要看看孔子对这个问题还说了些什么,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他的整个意见和思想,准确把握住历史,才能准确的把握住孔子的真正思想.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和上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为承上启下之句.朱熹在解释这两句时是这样说的:“知去声,此承上章而言.人之气质相近之中,义有美恶一定而非习之所能够者.程子曰,人性本善,有不移者何也,悟其性则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者有二焉,自暴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也.唯自暴自弃者拒足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谓下愚也.然其质非必昏且愚也,往往强戾协有过人者,商卒是也,圣人与其自绝于善,谓之下愚也.然其考其归,则诚恐也.或曰此与上章当合一,子曰:二年益行文耳.” 朱熹在他的解释中没有对“上知”进行重点的说明,对“下愚者”的解释为“不接受教育者”,即“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仲尼谓之下愚也.” 笔者认为,朱熹在释义中虽然没有为全句做出一个完整的解释,但文中也并没有对“上知”做出如上等智慧之说,那么现在的解释肯定不是朱熹的意思. 笔者按朱熹之意来补这句话.首先肯定了一点,即“下愚”是“不愿接受教育的人”.虽然和圣人同居住在一起却也不能改变这种人的观念,这种人叫“下愚”. 孔子的思想就是要使下愚者都接受教育,所以孔子创立了“有教无类”的思想.说到这里就要先说一下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也”这句话.现在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人的本性都是相近的,而人的道德及学问之所以有差别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这里“习”作“习惯”讲.而笔者认为这个“习”应该作学习讲,做受教育讲.《辞源》中对“习”的解释有:鸟练飞;复习;学;通晓;习惯等. “学”和“习惯”对这句话的意义来讲有不同的意思. 按原解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习惯的不同而使人的性情有了很大的差异. 按“学习”来解释:人的本性是一样的,但因为学习的不同,受教育的不同才使人的性情有了差异. 人生下以后,有人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有人则受不到任何的教育.而没有受到教育的人,和受过教育的人肯定是不一样的.孔子看到这一点,就认为人之初性本相近,只是由于受教育的不同而加大了人之间的差距. “上知”是指什么呢?孔子生时并不认同“生而知之”而只承认“学而知之”. 原解释“知”通作“智”讲.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因为连朱熹都没有将“知”当作“智”讲.“知”就是“知”,是“知识”之意.“上知”是“贵族文化”的代名词. 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孔子以前,文化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即所谓“学在官府”.官学为贵族为设,文化知识也专属于贵族,小民是不能接受这种贵族教育的.“而孔子办私学,则是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形势,顺应了小民要求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他自觉鲜明地树立起“有教无类”的大旗,首开“变畴人世官之学而及于平民”的新局面,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摘自张宗舜,李景名著《孔子大传》).孔子唯句中的“上知”就是指这种“贵族才能学的文化知识.” “与”在其他解释中都作“和”讲,但“与”还有一个意思是“给予”.笔者认为“与”在这里是“给予”的意思,而不是“和”之意. “下愚”用朱熹之意,是不愿接受教育的人,但笔者认为,“下愚”,就是指没有受过教育的小民.在孔子以前,小民是没有能力接受教育的,所以他们就是愚民.只有将这种“贵族才能学的文化知识”下移到民间,使所有的“下愚”之人都能接受到教育,才能真正做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正如此孔子才有了“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思想. 所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句应该这样解释: “人的本性本来都是相近的,是因为接受教育的不同才使人有了不同的差异,只有将上知(属于贵族的文化知识)传授给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小民才是坚定不移的事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是孔子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形势,顺应了小民要求接受文化教育的需求,将“上知”(属于贵族的文化)下移给“下愚”的小民而提出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