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古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1:24:37
扁鹊治病古文

扁鹊治病古文
扁鹊治病古文

扁鹊治病古文
扁鹊治病古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回:“寡人无疾.”扁鹊出,桓候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俟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候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在您的皮肤间有点小病,不医治的话,恐怕要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说:“医生(总是这样)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下去.”桓侯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又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进见,(对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深入下去.”桓侯又不理睬.扁鹊走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表皮,用热水焐,用药物热敷能够治疗;(病)在肌肉里,用针灸能够治疗;(病)在肠胃里,用火剂能够治疗;(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的事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去了.
【字词注释】
①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mò#)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蔡桓(hu2n)公,蔡国(现在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作齐桓公).②有间:有一会儿.③疾:小病.④腠(c$u)理:皮肤的纹理.⑤将恐:恐怕要.将,要.⑥深:甚,厉害.⑦寡人:古代诸侯对自己的谦称.⑧出:退出.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之,助词,没有实在意义.⑩居十日:待(d1i)了十天.居,止、停.(11)肌肤:肌肉和皮肤.(12)益:更.(13)应(y@ng):答应、理睬.(14)悦(yu8):高兴.(15)还(xu2n)走:转身就跑.还,同“旋”,回转、掉转.(16)故:特意.(17)汤(t4ng)熨(w8i)之所及也:(是)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焐(w)).熨,用药物热敷.(18)针石:金属针和石针.这里指用针刺治病.(19)火齐(j@):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20)司命之所属:司命,星名,三台中的上台二星.《晋书·天文志》中载“三台……上台为司命,主寿.”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属,隶属,管.(21)无奈何也:没有办法.(22)是以:就是“以是”,因此.以,因为、由于.(23)无请:不问,意思是不再说话.请,问.(24)索:寻找.(25)遂:结果就.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

全部展开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收起

地方

选自《韩非子》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

全部展开

选自《韩非子》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君王,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不医治的话,恐怕要更厉害了。”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后,桓侯毫不在乎地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并把此当做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肤之间了,不医治的话,恐怕会更加严重。”桓侯却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了。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拜见桓侯,(对桓侯)说:“君王,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中,不医治的话,会更加严重。”桓侯又不理睬(他)。扁鹊走后,桓侯又不高兴了。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看到桓侯后转身就跑。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肤的纹理,(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肌肤,(是)针灸(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病)到了肠胃里,(是)火剂汤(的力量)所能达到的;如今(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事了,(医药已经)没有办法治好了,现在(病)已经到了骨髓,所以我也不用再说些什么了。”   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于是桓侯就死去了。
注释
1.扁鹊(biǎn què):姓秦,名越人,战国时鄚(mò)地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
3.有间(jiān)——一会儿。
4.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5腠(còu)理:皮肤的纹理。   
6.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在文中译为“我”。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   
8.居十日——呆了十天   
9.益——更加。   
10.还(xuán)走——转身就走。 还(xuán)——通“旋”,回转。走——小步快跑。   
11.故——特意。   
12.汤(tàng)熨(wèi)或(yùn)之所及也——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焐(wù)。熨,用药物热敷。   
13.针石——金属针和石针。指针灸(jiǔ)。
14.火齐(jì)——火齐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15.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掌管人生命的神。属,管,掌握。   
16.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   
17.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   
18.索——寻找。   
19.遂(suì)——于是、就。   
20.及——达到。   
21.是以——以是,因此。   
22.应——答应,理睬。   
23.恐——恐怕,担心。  
24.将——要。   
25.功——本领。   
26.肌肤——肌肉和皮肤。   
27.使——让。   
28.居——过了。

收起

《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原来是韩国贵族。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史记》记载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韩非见韩国国力日益削减,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可是他的建议未被采纳。后来他就奋力著述十余万言,宣传自己的主张,(著《孤愤》、《五蠹(...

全部展开

《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原来是韩国贵族。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史记》记载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散文家。韩非见韩国国力日益削减,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可是他的建议未被采纳。后来他就奋力著述十余万言,宣传自己的主张,(著《孤愤》、《五蠹(dù)》、《说难》《内外储》《难言》等)书传至秦国,受到秦王嬴政赏识,秦王发兵攻打韩国,索取韩非,韩王只好派遣韩非出使秦国,结果当然被留在了秦国,可惜还没受到秦王重用,就遭到李斯、姚贾的嫉妒谗毁,下狱治罪,死在狱中。   韩非反对复古主义,认为一味称颂“尧舜禹汤文武之道”是行不通的,是愚蠢可笑的,他总结了先前法家的理论和实践,建立了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主张用严峻的法来治理国家,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他极力主张君主专擅独断,认为君主神圣不可侵犯,又有很大局限性   《韩非子》的版本自宋以后略分二系。第一系的祖本是南宋乾道元年福建刻本,这一宋刻本今已不存,但尚有几部明清时期据此影抄本的本子传世。从这一系出的略分两支,第一支是明万历间赵用贤《管韩合刻》系统,赵本据以宋本为底本并据他本改正,且本身有初印本与后印挖改本的区别,这一支还有万历间周孔教黄策刊本、吴勉学刊本、凌濛初刊本、沈景麟刊本、赵如源王道焜校刻本、葛鼎刻本,但这些翻刻本都受到下面第二系《韩子迂评》本的“干扰”;另一支则是清代吴鼒仿宋刻本,此本直接据宋乾道本影刻。并有据吴鼒本校勘翻刻的《二十二子》本。   第二系祖本也应该是一个宋本,这个本子在元代蘖分成两支,第一支现存最早的是据宋代道藏翻刻的明正统《道藏》本,此后有明嘉靖张鼎文刻本、明正德严时泰刻本。第二支和第一支的差别是删去第一支所有的小注,最初是元代何犿校本,但元刻本已片纸不存,从这一支出的是明万历七年《韩子迂评》本和万历十一年的修补本以及这两本的翻刻本数种。   《韩非子》在明代还有节本,此不赘述。   《韩非子》大部分是韩非自己的著作,为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的,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代表作有《孤愤》、《五蠹(dù)》、《说难》《显学》等。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塞翁失马”“三人成虎”“智子疑邻”等历来为人们喜爱和传诵。《韩非子》集中体现了韩非的法家思想,其中多数篇章为论辩文,也有一些寓言故事。韩非的文章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往往能切中要害,又善引用历史知识和寓言故事论证事理,不仅锋芒锐利,而且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孟子、庄子、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现存《韩非子》55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