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语言风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02:38:01
老舍的语言风格

老舍的语言风格
老舍的语言风格

老舍的语言风格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反帝反封建本是“五四”以来整个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但除了特定时期以外,在一般作家的创作中,反帝 的主题和内容不多.老舍的作品则常有明显表现.他的第一篇习作《小铃儿》,通过小学生带有稚气的行动,表达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中深切地感受到“对于祖国的挚爱和热望”(《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在这以后,老舍写了不少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还有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的作品.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又名《义和团》),再现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后期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对于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使他的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达到新的思想高度.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是老舍的高贵品格,也是他作品中宝贵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