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山中杂诗》《竹里馆》赏析如:某某某一句描绘了怎样一副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还有哪些是中心句、主旨句等等.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6:58:25
初一语文《山中杂诗》《竹里馆》赏析如:某某某一句描绘了怎样一副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还有哪些是中心句、主旨句等等.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

初一语文《山中杂诗》《竹里馆》赏析如:某某某一句描绘了怎样一副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还有哪些是中心句、主旨句等等.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
初一语文《山中杂诗》《竹里馆》赏析
如:某某某一句描绘了怎样一副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还有哪些是中心句、主旨句等等.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初一语文《山中杂诗》《竹里馆》赏析如:某某某一句描绘了怎样一副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还有哪些是中心句、主旨句等等.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
竹里馆 赏析:
我们先看前两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也;啸,撮口作声也.诗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但琴声似乎不足以宣泄郁抑之情,所以长啸一声.这里借用了一个典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载:“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汉魏时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和稽康等人对当时的封建礼教不满,对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不满,时常集于竹林咏怀言志.阮籍在竹林长啸,声闻数百步,也由此传为美谈.王维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长啸,以阮籍自比,表现自己对权奸的不满.竹之品格,叶如箭指,质如坚石,干可断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诗人独坐幽竹之中,显然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样的气节的.
再看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是进一步渲染那种孤寂的情绪和气氛的.明月相照,不仅点明坐得久,坐到明月东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它独自放射光辉于青天碧海之中,不也像诗人一样吗?所以王维引以为知心的“朋友”.这样写,对描写自然景物也有好处.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绿色的联想,有寂寞沉郁的感觉,画面是暗淡的,现在忽然“明月来相照”,使幽暗的竹林,洒上一层银白的色彩,这种变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气,一层诗意,孤寂之感一扫而光,竹林、明月、诗人都融化到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
这短短的只有二十个字的诗,有景有情(幽静之景、幽独之情)、有声有色(琴啸之声、林月之色)、有静有动(独坐弹啸)、有实有虚(前两句实写其景,后两句虚写其情),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我们读着这首诗,就仿佛是欣赏一幅立体而富于变化的人物风景画,这诗情画意,实为作者之高手妙作.
山中杂诗 赏析:
山边可见阵阵山岚林烟,竹中能看到落日的斜晖,鸟向着屋檐上飞来,白云从窗中飘浮而出.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从山脚升腾而起,渐渐弥漫了山谷,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时而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以想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与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结构不同,开了一种新的格式.其实,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两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逗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这四句小诗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征就在于作者观察角度的选择得当.“烟”是由“山际”所见,“落日”是由竹中所见,“鸟”在檐上,“云”从窗出,这样,就不同于寻常的写山岚、落日、鸟和云,而带上了诗人山居所见的主观色彩,并有了典型的意义.就像是摄影,摄取同一物象,却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帧成功的作品,总是能取新颖巧妙的角度,摄出景物的特征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