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戏剧《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分析论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4:16:26
曹禺戏剧《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分析论述

曹禺戏剧《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分析论述
曹禺戏剧《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
分析论述

曹禺戏剧《雷雨》中繁漪的人物形象分析论述
蘩漪是曹禺先生《雷雨》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最丰满的角色.她具有“雷雨”式的性格,她反抗,她追寻,她妥协,最后疯狂;性格复杂,具有无限的可读性.雷雨,有雷有雨.在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爆发了三十年来这个大家庭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繁”就是“复杂、繁多”的意思,“漪”是“水”的意思,繁漪便是猛浪,便是永不宁静的水,便是荡涤一切的“雷雨”,体现了“雷雨”的主题.她与作家刻意设置的背景环境始终是相通的.从一出场时“喘不过气来”的郁热和压抑,到最后的不顾一切的“报复”,一种“雷雨”式的渲泄,她的态度始终是与作品的气氛一致.
  她既渴望自由的爱情,但又摆脱不了家庭的牢笼,她既具有旧式女性柔弱的性格,同时又有着现代女性的抗争精神,她企图摆脱周朴园精神和肉体的控制,她紧紧抓住与周萍一种阴鸷的爱,却又被无情的抛弃,最终导致了她对一切的报复.蘩漪的形象充分揭示了在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个女人,无力与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抗衡而实现自我理想,即使反抗,也将以悲剧告终的悲惨命运.
  在临界于新旧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曹禺塑造了一个这样的蘩漪——一个活在新社会和旧社会交叉的性格复杂的女性形象,一个纠结于新旧民主专制的畸形产物.曹禺笔下的蘩漪,拥有受生命深处的欲望控制的性格,又有封建落后的思想.她敢于反抗封建道德,敢于大胆追求自由爱情,集中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和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虽然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却仍摆脱不了封建女性依赖性、自贬性.
  作者通过蘩漪来表现自己的爱恨,反映深刻的社会主题;对她的刻画符合人物的功利心态,透过蘩漪的爱憎可以读出作者的爱憎也有了自己的爱憎,使人明白了:黎明前总是最黑暗的.如果对蘩漪所处的时代、自身教养、家庭属性等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看出蘩漪有资产阶级女性和旧式女人两方面的因素.对蘩漪性格上的两重性,曹禺先生显然也注意到了.他曾说:“蘩漪是五四以后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在蘩漪的舞台指示中他又说:“她是一个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而在新版《雷雨》中他综合了以上两种说法:“她是一个爱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显然,在蘩漪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身上还带有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
  蘩漪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又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三个时期都在她的身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蘩漪具有旧式女人的“文弱”、“明慧”,以及在仆人面前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和对侍萍、四凤深重的阶级偏见.另外,她上过私塾,又“受过一点新的教育”,这不仅使她具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了她的感情,开阔了她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使她不能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要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改变身为“工具”的命运,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真活着”.她不顾封建礼法高呼:“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这完全是一个资产阶级女性追求人格独立、个性解放的重要表现.
  由于蘩漪兼有旧式女人和资产阶级女性两方面的因素,她所追求的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却要通过与家人私奔的传统方式来达到;尽管她很大胆,勇敢地追求爱情自由,却想也没想过要与骗她十八年,自己并不爱的周朴园表明决绝的意志;她虽然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内容和生活最高理想.但是,哪怕以“闹鬼”的方式存在,她也可以在周公馆屈辱地生活,这说明她虽然受过一点新的教育,但在她身上仍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这使她无法摆脱家庭、社会的束缚,无法获得真起码的个性解放.
  蘩漪的思想性格中,杂合着积极的和变态的因素,她是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黑暗社会造成的悲剧人物,因而具有较深刻的典型意义.可以说她的不幸命运暴露了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她的叛逆和挣扎则是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冲击.同时也说明在利已主义的发条上产生的反抗力量毕竟是软弱的,不能持久的.
  蘩漪,是迅急的雷雨,打破了这个封建古老专制家庭的死寂,是闪亮的刃首,刺破了漠漠长空的黑暗,是耀亮苍穹的闪电,旋即消逝于天际,却早已照亮专制与罪恶合织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