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两封家书的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6:04:05
郑板桥的两封家书的答案

郑板桥的两封家书的答案
郑板桥的两封家书的答案

郑板桥的两封家书的答案
作者:qqqq1130
作者
廖沫沙(1907-1991) 作家.长沙人,早年就读长沙师范学校.北伐战争时期任湖南省学联干事.1927年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1930年加入共产党,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并任出版社、报社编辑.1933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三次被捕入狱.抗日战争初期,参加国民政府军委会第三厅工作,回长沙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后任《抗战日报》总编辑.1942年任重庆《新华日报》编辑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华商报》副总编辑、中共香港工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长等职.“文化大革命”前,与邓拓、吴晗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发表《三家村札记》,被打成“三家村反党集团”.1977年平反,任全国政协委员.另著有《鹿马传》等.
郑板桥(1693.11.22-1765.1.22),即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教学目标
1、了解郑板桥其人及其教子思想.
2、了解作者廖沫沙.
1.第四段“这些想法”具体指什么?
解析:读书、中进士、做官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2.本文对“好人”是怎样解释的?这里渗透着怎样的思想?
解析:对待家里用人的儿女“当一般爱护”,渗透着民本思想.
3.作者为什么还要用“今天的话”来解释郑板桥对儿子的教育呢?
解析:含有郑板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意义的意思.
4.作者指出郑板桥教育观念中怎样的“怪”处,做出了怎样的评价?(用原文)
解析:“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道出一个真理”.
5.你怎样理解“这是他的‘怪’处,也是他看得远、看得大的地方”中“看得远、看得大”的含义.
解析:评价郑板桥的思想具有远见,具有普及人民百姓的意义.
6.作者说,郑板桥的“好人观”和教子之法是有限度的,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在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要发表独立见解哦!有理即可.
小结
本文的语言明快,而含义深刻.文中引用的两封家书十分精要,既能深刻地反映了郑板桥的教子思想,又能鲜明地表现出郑板桥的民主与豁达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