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夏朝到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分开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3:36:30
中国古代夏朝到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分开写)

中国古代夏朝到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分开写)
中国古代夏朝到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分开写)

中国古代夏朝到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分开写)
1、夏商周政治制度概述
(1)夏朝(公元前2070年建立):①王位世袭制:禹将自己的位子传给儿子启.从此,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②影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变为传子,“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②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③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
(3)西周: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通过牧野之战,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②周王采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了一套比商朝更为严密的控制体系.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权强大的前提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渊源:由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演变而来.
(3)原因:①西周疆域广阔,需要加强统治,巩固固政权;②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4)内容:①受封者: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和氏族首领,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王室.其中,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周王子弟是分封的主体.②义务:受封诸侯有服从周王命令、随从作战、镇守疆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③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再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④分封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5)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朝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6)消极影响: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被破坏.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侯混战、割据争霸的局面,分封制逐渐崩溃.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的公然挑战.
3、宗法制
(1)概念: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渊源于氏族公社的父系家长制,西周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内容:①周天子作为嫡长子为天下大宗,执掌国家最高权力.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相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③特点: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等级森严;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4)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权地位,防止在权利的继承问题上发生纠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宗法制建构了中国社会,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家国同构”的特点.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③宗法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单位”的“家族化”、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都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
与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表”,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宗法制是“里”,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和基础.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的统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大增.公元前230——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1、形成条件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法家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2、主要内容
(1)皇帝制度:①国君称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一切大权;从中央到地方主要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以皇位世袭制、终身制、皇权至上和天下独尊为特点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的官制为基础,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①三公: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太尉,“掌武事”,主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系统.②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一些部门专门负责皇室事务,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
(3)郡县制:在地方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①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县级以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组织.②作用:郡县制的建立,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打击了地方分裂势力,确保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统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特点
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4、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①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模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并得到不断改革和完善.②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作用:形成皇帝的独断专权和秦朝的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朝很快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推翻.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权力很大.②汉武帝:为削弱相权,频繁更换丞相;重用左右亲信近臣(侍从、秘书),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形成“中朝”与“外朝”相抗衡的中央政治制度.相权削弱,君权加强.③东汉光武帝:正式设立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中央虽设有三公,但“事归归台阁”.
(2)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①渊源: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的三省已成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进一步完备.②内容: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运作程序是中书省(决策、草拟)→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③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主管相关事务,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宋朝:①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②鉴于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教训,宋初采取增设管理机构以加强皇权的措施.设枢密院管军事,以分割宰相军权;设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把相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4)元朝:①综合汉蒙政治制度,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替代三省,统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②以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③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等地区.
演变特点:①秦朝建立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从汉朝起,为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历代王朝不断改革丞相制度和完善中央机构,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②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演变的总体趋势是:君权日益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与朝廷对抗.②通过汉景帝的“削藩”和汉武帝的“推恩令”,王国问题逐步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加强.③东汉末年,形成州、郡、县三级体制.
(2)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唐朝中后期,设置许多节度使.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元朝:①背景:为适应疆域辽阔的现状,并吸取宋朝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②内容:全国设十大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除十大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二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③监管:行省的行政、军事、财政等权力都受到中央节制.对行省官员,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办法加以控制.
(4)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三级.
(5)清朝:省、道、府、县四级.
影响:①分封制、封国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但诸侯势力的膨胀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造成长期动乱;②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经过不断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日益明显;③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后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
共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③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3、监察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州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手下的官员承担.
(3)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元时期的御史台、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清朝的都察院等.
评价: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比较成熟.初期的职能是监督和促进地方官员履行职责,后期成为职权上高于地方的一级行政机构.②监察制度对防止地方官员的专权、腐败及其割据势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受制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4、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演变过程:先秦“世官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2)评价:①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族子弟继承祖上权位.评价: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人才选拔.②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评价:这种制度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③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进行德才评定,分成九个等级,作为授官的依据.评价:比“察举制”有所完善,但仍是以官举士,民意难以真正体现.④科举制:考试选官的制度,隋朝创始,唐朝完善.评价:(进步性)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选官范围,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官员的素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局限性)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读书人;也是统治者笼络人才的手段.
(四)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1、表现
(1)明朝:①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背景:明太祖认为,宰相位高权重,“威权专断”,威胁君权,是历代祸乱的根源.影响:中国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原因:丞相废除后,明太祖“躬览庶政”,政务繁多,分身无术;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形成: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内阁制正式确立.发展: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答批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内阁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票拟是否被采纳也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首辅权力很大,但并非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①康熙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最初目的:及时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起初称军机房,不久改名为军机处.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特点: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评价: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③密折制:雍正帝还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影响
①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②专制主义的高压政策,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等,对社会的进步、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而同一时期西欧国家已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政治上开始步入近代社会.③总之,从秦朝到唐朝,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从宋朝到清朝,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特别是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的进程中危害尤为严重.④中央集权制度是祖先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政治遗产,有精华有糟粕,应该批判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