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人物 内容 背景 影响 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7:48:29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人物 内容 背景 影响 快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人物 内容 背景 影响 快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人物 内容 背景 影响 快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人物 内容 背景 影响 快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末日本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时间:1867年
人物: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
内容: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改革身份制度,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候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逐步废除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历制上则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各有1间中学,每1中学区下设210小学区,每一所小学区设8所小学,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考道、忠君爱国等思想(有人认为此举用意在于强化最高权力集中式的社会体系,为日后的对外扩张铺路).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预备役2年,后来一般役及预备役分别增至3年及9年,总计12年.1873年时,作战部队动员可达40万人.此外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火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筑新式铁路、公路.1872年,第一条铁路——东京(新桥)至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到了1914年,日本全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7000公里.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于1882年订立法式刑法,于1898年订立法、德混合式民事法,于1899年订立美式商法.
•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励神道教,因为其宣扬忠于天皇的思想,对天皇统治国家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亦容许其它宗教的存在,1873年日本取消基督徒传教的禁令.
1871 年 ,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的口号下 ,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等手段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与此同时,引进缫丝、纺织等近代设备,建立示范工厂,推广先进技术;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由于过重的财政负担曾经引起财政危机,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国营企业和矿山廉价出售给与政府勾结因而拥有特权的资本家( 即所谓政商),以优厚的保护政策鼓励华族、地主、商人及上层士族投资经营银行、铁路及其他企业,培植了一批财阀.80年代中期起,以纺织业为中心,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
天皇制专制主义和对外侵略扩张
明治政府在政治上神化天皇的绝对权威,建立“华族”制度以维护旧藩主、公卿的特殊地位,并把维新功臣、财阀列入华族,培植特权阶层;在经济上扶植带封建性的财阀和寄生地主;在意识形态上宣扬神道、皇道、儒学,并引进德国唯心主义哲学.1882年发布《军人敕谕》,鼓吹武士道 .1890 年发布《 教育敕语》,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经过明治维新,日本从幕藩领主统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带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财阀紧密勾结的萨摩、长州等强藩出身的军阀、官僚贵族长期把持政柄,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过程中推行“藩阀政治”.19世纪70~80年代,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明治政府通过暴力镇压和政治分化瓦解了这一运动,并于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1890年开设国会,从而确立了专制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即日本近代天皇制.
在对外关系方面 ,随着国力日渐充实 ,不断进行交涉,要求修改条约.从1894 年开始修改条约,至 1911 年终于全部废除 .明治初年 ,日本即蓄谋向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1874年出兵侵略中国台湾.1875年武装入侵朝鲜,次年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79年并吞琉球,改为冲绳县.至80年代末期,以侵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自90年代中期起,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背景: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锁国政策”.同一时期,在日本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于是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领舰队进入江户湾(今东京湾)岸的浦贺,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又名《神奈川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除长崎外的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讨伐的目标.幕府末期,在经济中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出现了所谓豪农豪商阶层.下级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联合与幕府有矛盾的西南强藩和皇室公卿等,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 ,展开了要求改革幕政 、抵御外侮的斗争,并在人民群众推动下,发展为武装倒幕.
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而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军事力量也快速强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别于中日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击败昔日强盛的两个大国—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注意,成为称雄一时的亚洲强国;福泽谕吉所提出的“脱亚入欧”论也在此时成为正论